人間通訊社

2025年10月02日 星期四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文化藝術 > 藝文活動> 謝哲青新加坡開講「人生心力量」 探索藝術意涵

藝文活動

字級

謝哲青新加坡開講「人生心力量」 探索藝術意涵

【人間社 李師瑤 新加坡報導】 2024-05-28
新加坡佛光山於5月26日晚上舉辦專題講座「人生心力量」,由知名作家、節目主持人兼策展人謝哲青老師主講,吸引近160人前來聆聽。

謝哲青通過閱讀、文學和藝術獲得人生心力量,並將藝術作為這次講座的核心。透過多位著名藝術家的作品,加上豐富的旅遊知識,他以淺白易懂的方式帶領聽眾探索、思考如何挖掘藝術的意涵、功能與力量。

他首先以荷蘭畫家約翰尼斯·維梅爾(Johannes Vermeer)繪畫作品《倒牛奶的女僕》以及丹麥畫家威爾漢姆·哈默修伊(Vilhelm Hammershøi)多幅畫作,分析畫作的細節及情感的表達,引導聽眾深入體驗藝術品所帶來的美感。

謝哲青表示,藝術品的另一個功能就是記憶。他分享攝影師艾略特·埃裡索夫(Eliot Elisofon)於法屬赤道非洲,拍下原住民在迫於無奈的情況下,捕捉猩猩的殘忍照片。這些照片被雜誌刊登後,展示攝影藝術的力量,隨後引發人們對保護動物的關注。

謝哲青回顧年輕時在羅馬的經歷,當看到米開朗基羅(Michelangelo)的《聖殤》雕像時,深受感動,仿佛看到自己的母親,他不禁的流下了眼淚,無形中展現藝術具有哀悼的力量。

藝術除了有平衡的功能,也有其獨特的自覺功能。謝哲青以日本京都國寶《病草紙》為例,向聽眾展示古代日本人對各種疾病的描繪和理解。聽眾對謝哲青的詳細描述和解說,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和投入。

藝術可以是成長的超越,也可以帶來希望。謝哲青舉例美國畫家安娜·瑪麗·羅伯森·摩西(Anna Mary Robertson Moses),在78歲時才開始繪畫,激勵大家以感恩、正念的心態面對人生。

最後,謝哲青以哲學的觀點表示這世界上沒有偉人,而能迎接偉大挑戰的人,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,就是最偉大的事。

講座結束前,住持妙穆法師頒發結緣品給謝哲青,感謝他的光臨與深入分享,令聽眾受益匪淺。
12345678910第1 / 142頁
追蹤我們